陳濼翔
學歷-
博士:德國耶拿大學教育與文化研究所Institute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Friedrich Schiller University Jena, Germany
執行本計畫所在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陳濼翔
學歷-
博士:德國耶拿大學教育與文化研究所Institute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Friedrich Schiller University Jena, Germany
執行本計畫所在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博士論文主題:德國與西方教育思想在台灣的研究與發展─精神科學教育學暨批判教育學的觀點與方法
本論文的主題在於闡釋西方的教育思想如何進入台灣並獲得發展──尤其以德國的教育學傳統(含哲學的教育學Philosophische Pädagogik)和現代教育科學(Erziehungswissenschaft,含教育哲學Allgemeine Pädagogik)做為蒐集中文文獻的重要指引。循著這樣的研究線索,並直接應用精神科學教育學(Geisteswissenschaftliche Pädagogik)和批判教育學(Kritische Erziehungswissenschaft)的方法概念,去重建一部台灣的現代教育思想發展史:首先爬梳日本統治時期的文教發展。其次,要探究二次戰後的台灣現代教育思想發展,就不得不考慮到當時特殊的歷史背景:(1)遷居台灣的教育學者不僅帶來自身對西方教育思想的認識,也帶來中華文化的教育思想傳統、或是兩者的碰撞與交會。(2)為理解陶養這批學者的歷史社會背景,探究了現代教育制度與思想在中體西用時期和廣義五四運動時期的發展、以及在二戰前教育哲學研究逐漸受到兩種特定意識型態教育學排擠的情形。接著,戒嚴時期的台灣在接受和發展歐美教育思潮方面,是相當受到侷限的:它無法總是學術地批判歷史、社會和教育實際。今日台灣的研究者有較好的機會貢獻教育哲學研究。此外,補充描述從馬克思主義教育學到以「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框架的教育研究發展脈絡。
台灣現代教育思想發展史─精神科學教育學暨批判教育學的觀點與方法
原論文一方面建基在教育先進的研究成果上,另一方面企圖以精神科學教育學、批判教育學和學術理論的角度與視野,去重新發掘和詮釋一些曾經被台灣教育哲史研究所吸納的西方教育思想及其過程與背景,尤其是和德國教育哲學傳入台灣有關的研究線索。擬改寫內容舉隅如下:
專書及專書論文:
期刊論文:
研討會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