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蒿堯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
執行本計畫所在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韓國研究中心
陳蒿堯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
執行本計畫所在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韓國研究中心
冷戰結束後,經濟利益成為美國對外戰略之首要目標,經濟安全更列為美國全球 安全戰略之優先重點。泝隨著國際經濟互賴關係的廣化與深化,「對外經濟戰略」之經 濟策略及工具已發展成為國家戰略規畫中的重要環節,其中兼具政治及經濟效應的 「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以下統稱FTA)相關外貿發展策略, 更已成為涉及國家安全戰略層次所不可忽略之核心議題。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前,南韓在國際經貿談判中主要支持依循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法規為基礎的多邊主義架構(Multilateralism),並無獨立之FTA推動政策。然而,由於簽署FTA同時具有政治與經濟雙重意義,除經濟效益將簽署國間的經濟利益緊密聯結外,亦具有提升國際地位與外交突破的政治效應,進而加強化彼此間的政治與外交關係。因此,南韓歷經亞洲金融風暴重創經濟的洗禮後,在FTA聯動效應的催化下,為因應全球經濟整合的浪潮,同時增加國際能見度,擴大區域影響力,確保穩定出口並積極吸引外資,乃於1998年正式推動FTA做為對外通商與政經外交的核心政策。
除因應外在國際政經環境變遷外,南韓開啟推動對外洽簽FTA之考量,亦與國內政策具有相當程度之連結,包括:(一)民主化與經濟開放政策、(二)全球經濟整合的浪潮、(三)美韓同盟關係的轉變、(四)朝鮮半島區域安全的考量。
本論文將韓國洽簽FTA視為維持國家利益與拓展國際市場的經濟外交戰略,以韓國政府公報、美國國會之公開檔案、智庫之研究報告、國內外學者撰寫 之重要期刊論文與專書以及主要媒體報導為參考素材,以韓國構築FTA戰略之緣起為背景,再進一步分成國際與國內政治、經濟與安全層面,探究韓國政府布局推動FTA的內外在環境因素與因應策略。
本論文改寫計畫將延續博士論文之架構與基礎,採用伊士頓(David Easton)於1953年提出的「政治系統理論」(Political System Theory)作為串聯全文的研究架構,以南韓走出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進行經濟改革為背景,探討南韓推動FTA時程與相關因應機制策略分析,以及簽署FTA後對南韓整體經濟發展、社經衝擊與國際能見度之影響,做為對我國未來研擬方針與制定FTA推動政策之參考。
近年來南韓面臨美國主導「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以及中國大陸倡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雙重競爭對抗下,為應對沒有槍聲之全球貿易戰爭,南韓除利用本身優越的地理位置尋求區域安保合作外,更積極在國際政治與經貿外交上尋求突破,達成其拓展經濟合作與競升國際地位的戰略目標。
然而,未來不論是全球化下的政治經濟變遷、跨國交流議題的質量變化或者是中國大陸國力的迅速崛起,都對南韓的國際空間與經貿生存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本論文乃將試圖從國內政治、國家立法監督、政策補償與分配正義、國際政治經濟關係等國家安全層面之相關考量層面來進行內容補充與探討。
第一部分從FTA推動策略方針與國內政治的角度,探討FTA對南韓農產品貿易和相關產業及整體經濟之衝擊與影響。此部分本論文將修改重點放在深入瞭解此一FTA推動策略方針改變是否影響後續重大FTA之談判效率與決策因應。
第二部分從經濟依賴層面的角度,探討南韓與主要經濟夥伴完成FTA簽署後,對其國內衍生之國安政經意涵,以及相關層面之衝擊。此部分本論文將修改重點放在觀察南韓對大陸的經濟倚賴度日益加深,中國大陸對南韓而言不僅具有正面經濟意涵,但是否伴隨憂心產業空洞化,核心產業技術外流中國大陸,以及科技優勢被紅色供應鏈取代等負面的衝擊。
第三部分是從FTA布局與經濟整合的角度,探討南韓為提高國家整體競爭力而致力於推動FTA,同時配合開放國內市場,銜接已簽署完之FTA,以達到國家利益最大化之目標。此部分本論文將修改重點放在觀察2015年4月30日朴槿惠政府發表《新FTA推動戰略》,針對各國家及地區制定中長期FTA推動計畫,擴大新興國家FTA網絡,鞏固現有FTA平台,補充南韓對於躍升為區域統合之核心主軸,以及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企圖心與佈局。
第四部分從國際政治經濟關係的角度,探討南韓的對外經貿談判政策與風險管理機制,以及後續參與區域經貿整合之路徑選擇。此部分本論文將密切關注包括「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韓中日自由貿易協定(Korea, China and Japan Free Trade Agreement, KCJ FTA)及亞太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 Pacific, FTAAP)之談判進展情況,及其對國內整體之經濟波及效果。
(一)學位論文
(二)期刊論文
(三)研討會論文